風雲人物的敗落

風雲人物的敗落

程世光


讀經:列王紀上十二章25-33節

 在權位利害的爭奪中,信仰與利害是相衝突的。犧牲信仰的領袖,思想和行動變為愚昧,必走向敗亡。

一、不信服耶和華的領袖,必為權位掙扎憂愁。

1信服與不信服耶和華是治國根本的差異。信服者,以耶和華的話為治國最
高原則,按照耶和華的吩咐行;不信者,以自己的利害為最高原則,按自己的喜好而行。
2信服耶和華的領袖,因著信,知道權柄出於耶和華,不為權位憂愁掙扎。
3不信服耶和華的領袖,因著不信,就落在無知的不安和憂愁裡。
 耶和華已經把北方十支派給了耶羅波安,他是十支派的王,卻因不信,仍稱猶大王羅波安為他們(北方十支派)的主。(列王紀上十二27)可見,他的內心有極度的焦慮不安。這顯示了,他對耶和華神何等的不信任!
 因為不信遵行耶和華的話國位就能堅立(列王紀上十一38),他就以為以色列人到耶路撒冷敬拜耶和華,心會歸向猶大王,並為此憂愁煩惱。這是錯誤的推理,因為人到,心不一定到。到耶城是敬拜耶和華,而不是政治。敬拜者看重的是討耶和華喜悅,遵行耶和華的話。如果,耶羅波安真誠遵行耶和華的話,耶和華必與他同在,百姓必定擁護他。若耶羅波安不遵行耶和華的道,沒有耶和華的同在,這些人絕不會擁護他。

二、貪愛權位的領袖,必定犧牲信仰崇拜偶像。

 耶羅波安看王位遠超信仰。他即位後,並未向耶和華感恩,他能坐上王位,不是因自己的才幹或努力,而是耶和華使百姓擁護他的結果。他也沒向耶和華獻祭,敬拜賜與王位的耶和華;更沒有像所羅門向耶和華求智慧,治理百姓。他所看重的是他的王位,他作的第一件事,建築示劍為首都,再建造毗努伊勒,鞏固約但河東的疆域。
 完成了有形建設以後,他知道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建設。他深知,他所以能成為君王是十個支派百姓的擁護。現在,政權要可長可久,必須得著百姓的心。但是,攔阻凝聚人心的是信仰。以色列人每年要三次上耶路撒冷去敬拜耶和華,若是他們上到耶路撒冷去,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,他們的心必定歸向猶大王羅波安,以後他的命就難保。水能載舟,也能覆舟,這些擁護他的人民,也可能殺了他。趁著他們還擁護他的時候,要趕緊想辦法爭取民心。
 既然原有的信仰是向心力的絆腳石,為什麼不另立宗教呢?像埃及的宗教為政治服務不是很好嗎?但拜偶像可以嗎?所羅門的失敗不是因為拜偶像嗎?先知亞希雅不是要求他,效法大衛遵行耶和華的話嗎?但是,現實的政治環境是那麼凶險,為什麼讓自己性命難保呢?
 耶羅波安不信耶和華的話,以為權柄是從人民的擁護而來,與耶和華無關。在現實權位的考量下,犧牲了信仰,選擇另立宗教,叫百姓去拜他所造的金牛犢。

三、崇拜偶像的領袖必產生混亂、罪惡和敗亡。

 信仰是生活的中心,信仰墮落,必然帶來道德和生活的敗落。以色列人曾在曠野造了金牛犢,說:「以色列阿!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。」以後,他們就狂歡作樂,開始行淫亂。(出埃及記三十二章)現在,耶羅波安同樣鑄造金牛犢,向百姓說:「以色列人哪!……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。」叫百姓膜拜,使他們狂歡作樂,行淫亂,陷在罪惡裡。
 祭司、利未人是百姓中屬靈的領袖,現在凡民立為祭司,就破壞了原有的社會倫理價值體系,造成身分價值認知的混亂。祭司、利未人原來負有教導百姓律法的責任,現在將凡民立的祭司,他們自己都不懂律法,更不可能教導律法。百姓沒有耶和華至公至義律法的指引,就隨從迦南人的風俗,道德如江河日下,走向敗亡。
 節期是國家特別的記念日,為立國精神之所在。原來的住棚節在七月十五日,為記念耶和華是他們的神,曠野四十年他們曾住在棚裡(利未記二十三43)。耶羅波安自定八月十五日為節期,不知是記念什麼。他自己上壇燒香,也不知向誰燒香。節期就完全失去原有的意義,節期成為鞏固權位的日子,百姓迷失在利害權位中。

結論

  神曾應許耶羅波安,若他效法大衛,遵行神的律法,就必堅立他的王位。
 耶羅波安不信,以別神代替耶和華,結果是愁苦加增,墮落失敗。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,凡謹守遵行律法的,耶和華必使他作首不作尾,居上不居下。你是智慧的領袖嗎? (摘自程世光長老博士論文:釋經講道中敘述文體的「道」)


查詢其它....more 查詢其它....more
[ 回到 A16 程世光長老信息 | 查詢其它....more | 列印模式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