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難中的領悟
危難中的領悟

程世光


讀經:約翰福音第四章:46-54節

  失落的焦點:人往往只想到解決眼前的難處,並不想認識解決難處的基督。
  主流思想:認識耶穌是基督、是神的兒子。
  前言:大臣的兒子快要死了,他到耶穌面前,求耶穌快快隨他下到迦百農去醫治他的寶貝兒子。在這樣突如其來的懇求中,耶穌如何建立他的信心,使他領悟祂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?

一、指出他的缺乏,激發他對信心的重視和渴求。
  (一)耶穌看見他家庭和靈性雙重的危機。兒子病危是大臣家庭的危機,很可能他曾遍訪名醫,兒子的病卻毫無起色。在群醫束手無策之際,只因聽聞耶穌能行神蹟,趕來求耶穌,希望耶穌快快下到迦百農,保住兒子的命。他知道自己家庭的危機,卻不知道自己靈命的危機,他希望得著神醫治的恩典,卻是不信。耶穌看出他家庭和靈性雙重的危機,他必須先有信心,才能得著神的恩典。
  (二)耶穌指出大臣靈性的危機,激發他對信心的重視和渴求。這大臣在希臘朝廷具有高位,對於大臣急切的懇求,耶穌不但沒有立刻答應,反而說:「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」耶穌為什麼要這樣回答呢?如此回答不但泠漠、而且不近人情,何況這大臣已趕了近二十英哩路。
從49節大臣稱呼耶穌為「先生」,可以知道他只把耶穌當作人,一位可能幫助他解決難題的人。他不信,與他同來的人也是不信,他要求耶穌在趁他兒子還活著就下迦百農去,也是因為不信。48節耶穌說:「你們總是不信」指出他靈性的危機,為要激發他對信心的重視和渴求,得著神的恩典。

二、挑戰他的信心,使他把信心建立在主耶穌的話語上。
 (一)耶穌要求大臣回去,挑戰大臣的信心,給大臣信心成長的機會。對於大臣的要求,耶穌沒有答應,卻說:「回去吧,你的兒子活了!」「你的兒子活了」是大臣的渴望,「回去吧」耶穌的要求。耶穌要求大臣回去,並相信他的兒子活了,考驗大臣的信心,看他是否相信耶穌的話。這是信心很大的考驗,也是信心成長的機會。相信原來已相信的,信心不需要成長。相信未知的,信心才有挑戰,才會成長。
  (二)信心要建立在主所說的話上面。大臣原來渴望耶穌和他一同去迦百農,他的信心是看見神蹟才相信,這樣的信心是最初淺的信心。好像人與人來往,看見所作的才相信,只是初步的認識,沒有所謂的信任。從看見才相信,到沒有看見就相信,是信心成長的結果。
 (三)大臣相信耶穌的話超過自己的經驗時,他的信心成長。擺在大臣面前的選擇,一個是相信自己的經驗,要求耶穌去迦百農醫治兒子;另一個是相信耶穌所說的話,兒子已經活了,耶穌不需要和他去迦百農。這選擇的後面,是相信自己的經驗還是相信耶穌的話,那一個可靠?大臣相信耶穌的話,就突破觀念的束縛,把信心建立在神的話語上。行事為人能夠憑信心不憑眼見。

三、讓他從經歷中,進一步體會並相信耶穌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。
  (一)從耶穌的話實現,他的信心成長。大臣相信耶穌的話,往迦百農的路上走,他的信心叫他不為兒子的病擔憂。他的僕人迎著他,告訴他兒子活了的好消息,使他真知道耶穌的話是可信可靠的,他的信心越發穩固建立在耶穌的話語上。
 (二)從耶穌的話準確實現,他認識耶穌是基督。大臣的信心既然增長,他沒有叫信心停留在原處,他進一步問兒子是什麼時候好的。兒子痊癒的時候,正是耶穌對他說話的時候,不但顯明病得醫治是由於耶穌的話,這件事更清楚顯示耶穌的話超過地理的限制,在二十英哩外迦拿所說的話,能夠立刻在迦百農實現,這件事超過歷世歷代先知所作的,他立即覺悟到這位耶穌超過歷世歷代的先知,祂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。
這是耶穌在加利利所行的第二件神蹟,和第一件神蹟相同的是神蹟之後,他們都信了。他們信什麼呢?約翰福音二十:31說,「但記這些事,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……」。





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

來源網址: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/modules/sections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d=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