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拉太書四21-五17 2023.11.13-2023.11.19
靈修默想題目─加拉太書

11/13一 加拉太書四章21~28
背景:亞伯拉罕75歲時,神就應許給他後裔,但一直沒有得著。亞伯拉罕與使女夏甲同房,86歲時,生了以實瑪利,但這是人的意思,不是神的意思。亞伯拉罕100歲、撒拉90歲,生了以撒,神的應許實現。

一、亞伯拉罕怎樣得著兩個兒子?夏甲比喻那座山?指什麼約?代表什麼人?我靠自己努力掙扎,或信靠神,得著所應許的?
答:一個是使女生的,另一是自主婦人生的;使女按血氣生子,自主婦人按神的應許生子。這些事都可作為比喻。夏甲比喻西乃山,是律法之約,也指初代教會時期的耶路撒冷;因為耶路撒冷的百姓,追求以遵行律法稱義,卻都被律法定罪,都是罪的奴隸,參羅三20。
註1:耶路撒冷的百姓即猶太教,拒絕相信耶穌是基督。
註2:夏甲是使女,所生的兒子還是奴僕,無法承受產業,參創廿一9~10。

二、v26誰是信徒的母親?我樂意傳福音,領人歸主嗎?
答:那在天上、將要來臨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,是所有信徒的母親。因為經上記著「不懷孕不生養的,你要歡樂;未曾經過產難的,你要高聲歡呼,因為沒有丈夫的,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。」所有的信徒都按著神的應許,因信基督成為神的兒女,如同以撒是按著神的應許出生。

11/14二 加拉太書四章29~31
一、按血氣生的,如何對待按聖靈生的?我忍受人無理的對待嗎?
答:按血氣生的以實瑪利,逼迫了按聖靈生的以撒。初代教會時也是如此,猶太教和割禮派也逼迫了因信稱義的信徒。
註:以撒斷奶的日子,以實瑪利嘲笑以撒,參創廿一章。

二、按血氣生的後來如何?按應許生的呢?我清楚重生,有把握進入神的國嗎?
答:使女和她兒子被趕出去,因為不能與自主婦人的兒子同受產業。自主婦人生的兒子是按應許生的,預備承受未來的產業。

11/15三 加拉太書五章1
一、因為基督,我們得著什麼?我遠離罪惡,不受罪惡控制嗎?
答:基督釋放了我們,使我們脫離了律法的控訴、罪惡的轄制,得著自由。

二、既得著自由,我們應當如何?我明白真理,不被錯誤的思想控制嗎?
答:要在真理上站立得穩,不要再被奴隸的軛轄制,不再靠割禮或行律法稱義。

11/16四 加拉太書五章2~6
一、若堅持行割禮,有什麼結果?我靠自己掙扎,或倚靠基督的恩典?
答:若堅持必須行割禮,基督就對你們沒有益處了。凡是靠割禮的人是欠遵行全部律法的債,因為沒有人能遵守全部的律法。靠割禮、律法稱義的人,靠的是割禮和律法,不會倚靠基督,與基督隔絕,從基督的恩典中墜落了。

二、v5怎樣走信心的路?為什麼?我希望活出神的義嗎?我信靠順從聖靈嗎?
答:我們靠著聖靈,憑著信心,順從神的話,等候所盼望的義。原來在基督耶穌裡,有沒有受割禮完全沒有影響,惟獨使人產生仁愛的信心,才有功效。

11/17五 加拉太書五章7~10
一、加拉太信徒在真理上如何?割禮的教導呢?我不斷明白,並遵行真理嗎?
答:他們在真理上一向跑得好,使徒從來沒有攔阻他們。但割禮的教導不是出於那召他們的父神。

二、堅持割禮產生什麼影響?攪擾者將如何?我堅持真理,信仰純正嗎?
答:一點麵酵能使全團都發起來,堅持割禮也使整個信仰變質;雖然保羅在主裡面很相信他們沒有不好的動機,但攪擾引誘他們行割禮的人,無論有什麼樣的地位、身份,都必定擔當自己的罪。

11/18六 加拉太書五章11~15 為真理受逼迫
一、保羅堅持不需受割禮,結果如何?我願為真理受逼迫、損失嗎?
答:因為堅持因信基督稱義,不需受割禮,保羅被逼迫。割禮是神與亞伯拉罕和猶太人立約的記號,猶太人引以為傲,他們無法接受沒有割禮的信仰。

二、十字架有什麼絆倒人的地方?我尋求明白真理,或只看事情表面?
答:猶太人心目中的基督是光榮、滿有能力打敗列邦的領袖;被釘十字架無比羞辱、毫無榮耀、能力,他們不能接受釘十架的耶穌是基督。他們只看表面,未看見真理:無罪的耶穌基督忍受十架羞辱,藉著死,打敗掌死權的魔鬼。
註:「討厭的地方」翻譯為「絆倒人的地方」更貼切。

三、信徒蒙召,得到什麼?不應如何?v15當怎樣謹慎?我拒絕傷害他人嗎?
答:蒙召是要得到自由,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。v15你們當謹慎;若相咬相吞,只怕彼此消滅了。

11/19日 加拉太書 五章16~17
一、怎樣能不放縱肉體的情慾?我拒絕情慾,順從聖靈嗎?
答:順從聖靈而行,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。

二、信徒內心有什麼戰爭?我祈求常常順從聖靈,內心平靜安穩嗎?
答:情慾與聖靈相爭,聖靈與情慾相爭,這兩個是彼此相敵,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。



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

來源網址: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/modules/sections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d=52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