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利米書四十一1-四十三13 2013.08.19-2013.08.25
靈修默想題目─耶利米書

8/19一 耶利米書 四十一章1~9
一、基大利不查清事實,結果如何?我未查清事實,遭受損失痛苦嗎?
A:以實瑪利帶十個人來與基大利一同吃飯,趁吃飯之時,殺了基大利、在那裡的猶大人和迦勒底兵丁。以實瑪利是王室的後代,可能不滿非大衛後裔的基大利擔任省長,又受亞捫人利用,殺死基大利。

二、v5有八十個人怎樣來?以實瑪利怎樣對待?我因哀傷,失去應有的警覺嗎?
A:有八十人從示劍、示羅,並撒馬利亞來;因哀悼國家滅亡,鬍鬚剃去,衣服撕裂,身體劃破,手拿素祭和乳香,要奉到耶和華的殿。以實瑪利迎接他們,配合他們隨走隨哭,再引誘他們進城,把他們都殺了。
註:身體劃破是外邦惡俗,為律法禁止,參利十九28。

三、v8十個人怎樣逃脫死亡?我求神賜機智、靈巧,逃離危險、災禍嗎?
A:十個人說他們有許多大麥、小麥、油和蜜藏在田間。以實瑪利想得到這些食物,就沒殺他們。

8/20二 耶利米書 四十一章10~18
一、約哈難聽見,怎樣行?我求主賜信心能力除去錯誤,救回失喪的人嗎?
A:約哈難聽見以實瑪利所行的一切惡,就帶領眾人與以實瑪利爭戰。結果,以實瑪利和跟隨的八人逃脫,約哈難救回被以實瑪利所擄的眾人。

二、約哈難為何想下埃及去?我擔心誤會,以致作錯決定嗎?
A:約哈難因為基大利被殺,擔心迦勒底人報復,就想下埃及去。其實那不是他的錯,是以實瑪利的罪。

8/21三 耶利米書 四十二章1~6
一、約哈難和眾人怎樣請求耶利米?遇重大決定,我請人代禱,明白神的心意嗎?
A:雖然約哈難想下埃及,他和眾人仍請求耶利米,為他們祈求耶和華,指示他們當走的路、當作的事。

二、耶利米怎樣答應約哈難等人?我為需要的人忠心禱告嗎?
A:耶利米必照他們的話禱告,耶和華無論回答什麼,都必告訴他們,毫不隱瞞。

三、約哈難怎樣答應耶利米?不論神的心意如何,我都願順從嗎?參羅八28。
A:不論耶和華所說的是好是歹,他們都必聽從;他們聽從耶和華的話,就可以蒙福。若不照耶和華的話行,願耶和華在其中作誠信真實的見證。

8/22四 耶利米書 四十二章7~12
一、耶和華的話何時臨到耶利米?他怎樣傳講?我等候神,直到明白神心意嗎?
A:過了十天,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。耶利米就將約哈難、眾軍長和眾百姓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叫了來,傳講神的話,使他們每一位都知道。

二、v10耶和華指示約哈難當如何?怎樣保證?我看重神的話,按神的話行嗎?
A:他們若仍住在猶大地,耶和華就必建立、栽植他們,必不拆毀、拔出;因為耶和華降災與他們後悔了。不要怕巴比倫王,因為耶和華必與他們同在,要拯救他們脫離巴比倫王的手,必使巴比倫王發憐憫,使他們歸回本地。

8/23五 耶利米書 四十二章13~22
一、v14下埃及的想法如何?但耶和華怎麼說?我按自己的想法,或順從神?
A:他們以為在埃及比較安全,在埃及看不見戰爭,聽不見角聲,也不致無食饑餓;埃及能對抗巴比倫。v15~18但耶和華說,下埃及者必遭刀劍、饑荒、瘟疫而死,無一人存留,祂必將忿怒傾倒在他們身上,如同耶路撒冷居民身上。

二、v19~22耶利米怎樣警告?我按神的心意提醒,使人脫離陷阱、災禍嗎?
A:不要行詭詐自害,你們承諾必定遵行,我求問耶和華所說的一切話;現在卻一樣也不聽從。你們要確實知道下埃及必遭刀劍、饑荒、瘟疫而死。

8/24六 耶利米書 四十三章1~7
一、耶利米怎樣傳講神的話?眾人怎樣回應?我忍受誤會、毀謗,從神得安慰嗎?
A:耶利米向百姓說完了耶和華差他所說的一切話。亞撒利雅、約哈難和一切狂傲的人不但不相信,還指責耶利米說謊,耶和華並沒有差遣耶利米說不可下埃及,是巴錄挑唆耶利米,要害他們。耶利米忠心傳講神的話,卻被毀謗。

二、v5~7約哈難拒絕耶利米的話,怎樣行?我拒絕神的話,進入錯誤、災禍嗎?
A:約哈難和一切軍長將剩下的猶大人和耶利米、巴錄都帶入埃及,到了答比匿。他不是拒絕耶利米,而是拒絕耶和華,不聽從耶和華的話,進入災禍。

8/25日 耶利米書 四十三章8~13
一、耶和華要耶利米怎樣行?不論到何處,我都順從神,被神使用嗎?
A:耶利米不得不到埃及,但耶和華的話仍臨到耶利米,和耶利米同在,使用他傳講神的話。耶利米要在猶大人眼前,用手拿幾塊大石頭,藏在答比匿法老宮門那裡,砌磚的灰泥中。

二、v10耶和華說埃及將如何?我尋求安全的國家,或順從神,有平安?
A:約哈難認為埃及安全;耶和華卻說,祂必召巴比倫王在耶利米所藏石頭上安置他的寶座;他要來攻擊埃及,定為死亡的,必定死亡;定為擄掠的,必被擄掠;定為刀殺的,必被刀殺。他要焚燒廟宇,擄去神像,得到埃及地。




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

來源網址: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/modules/sections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d=29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