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路旅程(下) 陳正宏 2008.04.13
講壇 天路旅程(下) 陳正宏 2008.04.13
讀經:彼得後書二章4-8節,創世記十三章10-13節
羅得人生旅程的第三個階段—終至滅亡
羅得晚年與兩個女兒離開瑣珥,去住在山裡。他們住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山洞裡,日坐愁城。我們想像一下那個場景:從一個漆黑的山洞中傳出一丁小燈火,山洞裡非常簡陋,什麼都沒有,非常失意。而他的兩個女兒正在商量一件事,大女兒對小女兒說:「我們的父親老了,地上又無人按著世上的常規進到我們這裡。來!我們可以叫父親喝酒,與他同寢。這樣,我們好從他存留後裔。」(創十九31)真是不可思議,姊妹倆竟然真這樣做了,結果她們各自懷孕,成為後來亞捫人和摩押人的祖先,歷代與以色列人為敵,而羅得完全不知道兩個女兒所做的事,可見他當時醉得早已不省人事;羅得晚年的這一幕刻畫在聖經裡,就這樣結束了。

我們從羅得的身上學到什麼?我們究竟有沒有走在神為我們預備的天路旅程中?弟兄姊妹,我們必須常常矯正我們的人生方向,因為我們的人生旅程時常會不自覺地偏移,有些事是神憐憫,有些事是我們自己要負責任!

挪亞的人生旅程―緊緊跟隨神
聖經中同樣記載挪亞也生活在一個罪惡的時代裡,可是他堅持走神的路。挪亞一家八口:他、妻子、三個兒子和三個媳婦。有一天,上帝告訴挪亞要他蓋方舟,在那個時代要蓋方舟是相當困難的事,聖經沒有記載他究竟蓋了多久,只說上帝要用洪水毀滅時,人的日子還有一百二十年,有兩個可能,一是神給人的壽命年限,一是挪亞蓋方舟的時間;至於方舟的大小約是今日五百個火車頭那麼大,以現在的科技來看會覺得並不困難,但是在那個時代就非常不容易了。

挪亞蓋方舟與羅得挪移帳棚,是兩條天路歷程的強烈對比;挪亞聽神的話,他走的路是蓋方舟的人生,而羅得偏移神的道成為挪移帳棚的人生。什麼是我們的天路?是無論在任何處境下都要緊緊地跟隨神,樂意把我們的人生讓神使用,願意隨時回到神面前矯正我們的人生方向。

每一個人的人生旅程,至終都會走到終點;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終點是什麼,終點也會影響我們走天路旅程的決定。人生旅程有很多不可測的變化,但是我們知道我們的終點在哪裡。聖經記載,有一個年輕人來找耶穌求永生,結果他很失望的走開,因為耶穌要他變賣所有來跟隨祂。耶穌有一個門徒看到這個情景,趕緊問耶穌說:「看哪,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,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?」耶穌說:「…你們必要得著百倍,並且承受永生。」(馬太福音十九27-29)保羅也見證說:「…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」(腓立比書三13)弟兄姊妹,今天我們奔走人生有一個很重要的動力,那就是我們知道天路終點有獎賞,這個獎賞是我們一定要得的,也是神要我們得的,所以我們必須為得獎賞而努力。

我的岳父已經過世,他生前很喜歡買彩券,他常說:「一券在手,希望無窮。」但是這個希望從來沒有實現過,可是只要花五十元希望還是在手中。我們都希望我們的人生能夠中獎,保羅說:「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,看作糞土,為要得著基督。」(腓立比書三8b)保羅告訴我們,世界上的成敗得失不重要,只要走在天路旅程,就會在上帝面前得獎賞;所以我們必須立定腳步,矯正方向,看著神要我們得的獎賞,努力前行。

人生旅程要有屬靈同伴
羅得的同伴原是他的家人,可是我們看見羅得的人生卻走得非常孤單,因為他雖有家人陪伴卻不能與他同行;但是反觀挪亞與他的家人,卻是一個緊密的團隊,在枯燥、被取笑的環境中,仍然堅持與挪亞一起蓋方舟,全家同心合力地一起走天路;因此,在人生旅程中我們都需要同伴,因為我們會很容易孤單、軟弱,會很容易在不自覺中走偏了路,如果我們人生有同伴,可以適時地帶我們走回神的真理、神的道路上。電影《魔戒三部曲》就是一段天路旅程,幾個小不點在手無寸鐵之力中,居然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務,把魔戒丟進火湖裡,憑的就是他們的團隊,彼此扶持、彼此陪伴,才使他們能排除萬難地完成任務。

弟兄姊妹,你的家庭、你的伴侶若是主憐憫都在主裡面,會是最好的同伴,可是你在教會是否也有屬靈同伴?我們需要在教會找到天路伴侶,不要孤單地一個人獨自前行,一定要進到你的家庭小組、進到你的團契,跟弟兄姊妹互為伙伴,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中有陪伴、有力量,可以走神要我們走的道路。哥林多前書三章10-15節記載,雖然羅得得救但卻受虧損,像從火裡經過一樣;所以求上帝帶領我們,在面對未來的人生,我們必須要立定標竿,確定人生旅程,隨時回到上帝面前校正方向,讓上帝的話常放在心裡,成為每一天奔走的動力,也求主賜我們天路伴侶,彼此同行,直到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。(二月17日第二堂,莫少珍記錄)




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

來源網址: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/modules/sections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d=16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