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目看田 沈正 2008.03.30
講壇 舉目看田 沈正 2008.03.30
讀經:約翰福音四章31〜38節
敏銳的心
這段經文給人的感覺,好像主耶穌要告訴門徒的事和門徒所想的,之間有很大的落差,有如雞同鴨講。主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的談話是有計劃性的,因為主耶穌其實可以不必經過撒瑪利亞,但祂刻意經過撒馬利亞,來到雅各井旁,和撒瑪利亞婦人談話。祂有計劃性的舉動,給予我們非常深刻的感受;主耶穌教導我們三個功課:一、要有一顆敏銳的心;二、要有一個迫切的心;三、要成為一個收割的人。當主耶穌在雅各井邊,遇到這撒瑪利亞婦人來到井旁打水,她並沒有理會主耶穌,而是主耶穌主動開口說:「請你給我水喝。」這婦人很不客氣的回應說:「怎麼你一個猶太男人跟我要水喝呢?」這是一句很重、很難聽的話,然而從主耶穌和這婦人的對話中知道,主耶穌對這婦人充滿憐憫之心。雖然這婦人對主耶穌的態度是排斥及抗拒的,但主耶穌仍然很清楚知道,她的處境及其光景,也知道她內心孤單、被人遺棄、輕視的感覺,及這婦人無法肯定自我的感受。主耶穌和她的句句對話都值得我們深思,因為主耶穌有一顆敏銳的心,祂看這婦人孤寂的身影,就知道這一切,都是因為她內心裡的軟弱和痛苦。這是一個充滿了痛苦的世代,不是憑人的外表就可以判斷人內心的光景。這些門徒雖看到主耶穌和撒馬利亞婦人談話,卻因為沒有一個敏銳的心,而沒有關心的多問一點。 成為神的兒女,我們應該要有一個敏銳的心。

有一次我和一個婦人談話,當她斷斷續續的敘述自己那痛苦、辛苦的故事時,我的心有如一塊從水裡拎起來,要被扭乾的布似的愈扭愈緊。當時她還沒有認識主,她的先生以前在銀行工作,家境本來還不錯。但自從先生吸毒後,從此就沒辦法回頭,也無法放下、無法斷根,他先生被抓去監獄進進出出十幾年。在台北忠孝東路頂好附近的房子也被吸光了,之後搬到基隆,過去的這些日子裡,她靠做工、給人家幫傭、擺麵攤,做了很多不同的工作,就為了把三個孩子帶大。她很傷心難過,因為她的大兒子最近出車禍,二女兒好像有同性戀的傾向,而小兒子才十五、六歲,在加油站打工,但因未成年,同事都要幫他掩護,免得他被抓走。這婦人在生活上的痛苦,讓我這幾十年來一路平順成長、讀書、做事、服事,長期生活在安定、舒適環境中的知識份子,有一種新的體會和感受。其實在我們周遭有很多像這婦人一樣的人,我對她說:「妳信耶穌嗎?」,她回答說:「沒人告訴過我。」 我問她說:「妳聽過福音嗎?有人帶妳去過任何一個禮拜堂嗎?」,她說:「沒有,我的孩子們也沒有。」 她父親曾對她說:「只要妳跟那吸毒的丈夫離婚,我們就照顧妳,但那三個孩子是別人家的,不是妳娘家的,我不會照顧他們。」 然而她堅持不肯離婚,依然要照顧這三個孩子,因為她覺得對孩子們有所虧欠。那受傷的心靈,讓主耶穌對撒馬利亞婦人充滿了同情和憐愛。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如此的交錯,可是我們很少停下來思想過,這樣的一個光景。當我們願意向別人傳福音,樂意傳福音給另一個人時,其實這個代價是很大的,也是個很大的挑戰。後來我學習把福音傳給這婦人,去探訪她的家,真是可憐,我替她買被子,並把我家中多餘的床搬去給她。感謝上帝,為她、也為我開了一扇門,幫她找到一個維生的工作,在黃昏市場擺攤。一個小小黃昏市場的攤子,還真難弄到,需要有點關係才能辦到。我幫她在廈門街買一個二手推車,並對她說:「妳要殷勤倚靠神。」 也告訴她的女兒:「要好好的陪伴、照顧妳的母親」,「敏銳的心」 對傳福音的人是很重要的。

迫切的心
當主耶穌對門徒說:「舉目向田觀看,莊稼已經熟了,可以收割了。」門徒說:「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。」(約四35)其實門徒講的是「麥田」,而主耶穌說的是「心田」。經過和撒瑪利亞婦人的談話,主耶穌知道人的痛苦指數很高,人需要上帝,所以主耶穌有個非常迫切的心,渴望讓人認識真理、認識福音,而門徒就是缺少了這迫切的心。這迫切的心是個催逼的心,是對領受恩典、對神回應的心。是上帝告訴我們,以及聖靈催逼我們,把福音傳給別人的時候,對祂回應的呼召。催逼的心是讓我們感受到神愛我們,也愛世人的心。這迫切的心是很重要的,像有些人會為還沒有得救的人,感到非常的迫切,但有些人卻不是如此想。我們對那些得了癌症住在醫院,可能年限已少,而日子大概不多的人,我們會開始覺得有點迫切。其實不只應該對在世年限不多的人,才感到迫切,而是應該對什麼事情都感到迫切。這是一個挑戰,一個迫切的感動,但只在主耶穌的身上,卻沒有在門徒的身上。所以主耶穌說:「你要舉目看。」其實「需要」是一直存在的,人的需求從未停止。有些人對家人的靈魂得救,覺得很迫切、禱告很迫切、為傳這福音很迫切,但是即使很迫切也需要很有智慧。教會有個姐妹對她先生的得救覺得很迫切,天天為她先生信主禱告,她來教會聚會已有十幾二十年了,但是她先生就是不信主。她先生是個知識份子,也聽過福音,對基督教批評得很厲害,愈跟她先生傳福音,而她先生就愈不信,她都快失望了。有一天,她對先生靈魂得救很有負擔,於是就邀我去她家探訪,並讓我可以和她先生認識。她先生是一家大銀行的總經理,所以那天我穿得很整齊。等了一陣子,她先生終於出來,並且對我說他知道我是沈牧師,就直接走到大門口,請我立刻出去。我馬上把聖經一收、東西一拿,就趕快離開。我心裡有一點難過,但最痛苦的還是他太太,因為他這樣的態度是針對他太太。堂堂一個總經理,是個美國哈佛大學的博士,竟然如此的沒禮貌。其實他內心有個對福音有強烈的抵擋。第二天,我就和他太太迫切的為他禱告,因為這個姐妹有個迫切的心。過幾年後,這位總經理退休了,他們夫婦移民到美國。幾年前這位太太回台灣,和我聊到他先生在去美國後,開始進教堂,聽了福音、也受了洗,而他先生一直無法忘記,把我從他家請出去的那個光景和感覺。這讓我感受到,這位姐妹對先生的靈魂得救,有一個非常迫切的心,而且神也垂聽了她的祈禱,感謝神。神不僅在她的身上,也會在我們的身上,只要我們來到祂面前,神也會把那樣迫切的感覺,放在我們裡頭。今天我們對傳福音的迫切感不夠強烈,因為舒適的環境,讓我們覺得安於現狀就好;愈平順的環境,讓我們覺得維持這樣就可以了。在教會裡,有些人退休後,便覺得要開始享福,安排和不同批的朋友,到處去爬山。我建議他們,要邀一些需要福音的朋友,一起去爬山。為那些需要福音的朋友,預備聽福音的機會。有一次,他們邀請一位,也是退休但未信主的朋友,一起去爬山。到了山上,他們又吃又喝,而這位未信主的朋友就問說:「你們只是來吃吃喝喝,不禱告、讀經嗎?」這些人的心是不迫切的,只為自己。感謝神,自那以後,這幾位弟兄到了上山都會禱告、讀經,也會傳福音。這幾年來他們藉著爬山,帶領了七、八個人信主,因有了迫切的心。

收割的人
主說:「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,別人勞苦,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。」(約四38)「那人撒種,這人收割」,主耶穌要我們做一個收割的人。如果有一個人決志信主,其實在他決志之前,平均至少有六到八個人,向他傳過耶穌,帶領他到教會,或參加佈道大會,或參加小組聚會。這表示他至少有六到八次機會,接觸過這個信仰;別人可能已經付出很多的代價,或被拒絕過,可能被他嚴厲批判、被譏笑過。只是今天剛好因著上帝的工作,在一個合宜的時機,合宜的環境下,藉著你向他傳福音,讓他相信耶穌,我們因此很高興,因為我們是收割的人。聖經上說:「這人勞苦,那人收割」,這話是真的。主耶穌鼓勵我們要做收割的人。而收割的人,也應當是個撒種的人。按這比例來看,我們在向人傳福音時,可能會受六到八個人次,不斷的拒絕。在經過很多次拒絕後的結果,可能會有一次的收割。所以當我們傳福音受到拒絕、輕視的時候,或覺得很痛苦時,千萬不要灰心。因為那抵擋得越強烈的人,愈有可能會信主;若有人覺得宗教,都是勸人為善的,這種人反而很難信耶穌。如果大罵耶穌、牧師或教會的,這種人就很有希望信耶穌,因為他已經在注意基督教。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收割的人,想要成為收割的人,就要像主耶穌說的:「那人撒種」,故我們應該要先做一個撒種的人。我太太有個習慣,幾十年從來沒有停止過。我和我太太坐計程車在下車時,她一定會給司機一張「福音單張」。她曾遇到一位司機,在後視鏡上掛著十字架,即使這司機已經信教,我太太在下車時,仍會拿一張「經句」給他。我看很多次,別人拒絕她,有些人會客氣的說:「不要」,她會說:「沒關係」。也有些人會說:「謝謝」,她就會提醒人家說:「你要找時間讀一讀」。感謝神,我們要做收割的人。我不知道主耶穌和那些門徒說完話後,那些門徒聽懂了多少。但這是主對這些門徒的期望,也是對我們的期望。我們的心是如何,我們知道嗎?我們的心裡如何,我們知道嗎?我們對傳福音的心志又是如何,我們知道嗎?「舉目看田,莊稼已經熟了」。我們的眼目,應該要跳脫出有限的範圍,求主賜給我們能透視的眼、能看見人心靈深處的光景和需要。像在辦公室裡,情緒很激動、EQ不太好的同事,其實他們心靈裡頭有「需要」。當你看到孩子功課,開始退步的時候,不再像過去般的乖巧,穿著不如以前正經時,表示他心裡正有「需要」。有一次在教會看到一個孩子留著非常怪異的髮型,我知道他內心沒有滿足,他有「需要」。我要他和我一起禱告,在禱告之後,他冷冷的就走了。過了兩個月後,他跟我說,他覺得非常痛苦,因為沒人跟他講話,所以他來找我,只因我和他一起禱告過,於是我再一次和他一起禱告。求主幫助我們,遍地的心田都有「需要」,唯有耶穌基督可以滿足人的心。 (2008年1月20日信息 鄭琬如記錄)




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

來源網址: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/modules/sections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d=16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