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世記二十六34-三十一35 2006.05.15-2006.05.21
靈修經文和默想題目 創世記
徐瑩光傳道提供
每日經文與默想題目
5/15 (一) 經文:創世記26:34〜27:40
雅各欺父,騙取福份
1、創27:1-4∼以撒常常喜愛以掃為他做什麼?以撒希望在死之前,要為以掃祝福,所以要以撒預備什麼?創25:27-28
2、創27:5-29∼雅各聽從母親的話,用詭計欺騙父親,為要得長子的福分,這是神所喜悅的嗎?其實在孩子未出生時,神已告知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,只是他們不能用信心去接受(創25:23)。
3、創27:30-40∼以掃知道自己又被雅各騙了,情緒上有什麼反應?從前他輕看長子的名分,一碗紅豆湯把長子名分賣了,如今他想要的著父親的祝福,仍舊無法得著,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。

5/16 (二) 經文:創世記27:41〜28:9
家庭破裂,遠離家鄉
1、創27:41-46∼以撒的家庭有了什麼問題?雅各雖然得到父親的祝福,卻惹來殺身之禍。兄弟鬩牆,充滿仇恨和恐懼。雅各必須離鄉背井,和愛他的母親相別離,這一別就是二十年,再也見不到母親。這個大好的家庭,因為詐騙,嫉妒和紛爭就在家中逐漸擴大,最後整個家支離破碎,實在令人惋惜。
2、創28:1-5∼以撒打發雅各前往巴坦亞蘭去的主要目的是什麼?以撒希望雅各不要取當地迦南女子為妻,要遠到外祖父的家,娶亞伯拉罕的後裔為妻。
3、創28:6-9∼以掃做了何事以討父親的歡心?他發現父親不喜歡迦南女子,希望可以重新博取父親的歡心。為人父母的心,總希望子女嫁娶在主裡一同蒙神賜福。

5/17 (三) 經文:創世記28:10-22
夢見天梯,向神許願
1、創28:10-17∼雅各在離家的途中遇見什麼事?神如何向他顯現?他有什麼反應?雅各夢中得指示,睡醒了說:耶和華果真在這裡,我竟不知道。敬畏神的心,油然而生。
2、創28:18-22∼雅各清早起來做了什麼事?他向神許了什麼願?
3、有什麼事件令你對神有新的認識?伯特利的經歷提升了雅各的眼光,知道耶和華不僅是祖先亞伯拉罕的神,父親以撒的神,也是與他同在的神。尤其面對眼前不安定的道路,雅各只求日用飲食和平安回到父家,就必以耶和華為自己的神。

5/18 (四) 經文:創世記29:1-30
等待七年,娶得愛妻
1、創29:1-12∼雅各和拉結在井旁相遇,這是神的安排嗎?雅各去哈蘭的兩個原因,其一逃避以掃的憤怒,其二從他母親的家族中找一個妻子。在路上神向他夢中顯現,答應要與他同在。神的同在包括帶領雅各選擇一個合適的配偶。
2、創29:13-20∼什麼事使雅各同意為拉班工作七年?雅各願為婚姻的緣故,願意付上「等待」的代價,和時下年輕人的觀念不一樣。
3、創29:21-30∼雅各被拉班欺哄,給我們什麼教訓?雅各配合媽媽用詭計欺哄爸爸,奪取長子的福份,如今他娶妻,竟被舅舅拉班調包,他發現立刻向拉班質詢:你為什麼欺哄我呢?不要自欺,神是輕慢不得的,人種的是什麼,收的也是什麼(加6:7)。

5/19 (五) 經文:創世記29:31〜30:24
爭寵生子,不得安寧
1、創29:31-35∼神怎樣補償利亞失寵的損失?利亞生了老大流便,知道是耶和華看見她的苦情,接著又生西緬、利未、猶大。猶大的意思,就是要讚美耶和華。神知道每個人的光景,無論大小主都眷顧,讓我們一起來讚美神的大能。
2、創30:1-24∼利亞、拉結和兩個婢女所生的兒子,是按什麼情況起名的?每個名字都有他的意思,也各自表達出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。
3、在這段經文中,雅各共生了幾個兒子?也是日後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名稱。

5/20 (六) 經文:創世記30:25-43
定下協議,用策致富
1、雅各為何要離開拉班?V29-30拉班為什麼希望雅各留下?V27
2、雅各與拉班定下什麼協議?V31-36
3、雅各自離開父家到哈蘭生活後,對神的認識有什麼不一樣?他在伯特利向神許願(創28:20),神有沒有與他同在?V30耶和華隨我的腳步賜福與你。

5/21 (日) 經文:創世記31/1-35
清點家產,逃之夭夭
1、在什麼情況下,雅各決定回老家(V1-2)?當耶和華指示雅各歸回父家時,雅各立刻要面對什麼問題(V3-16)?無論如何,雅各清楚「我父親的神向來與我同在」(V5)。
2、雅各為何要背着拉班逃跑(V17-21,31)?這樣的行為對嗎?
3、拉班能在七日之內追上雅各,神如何保護雅各(V22-29)?

若有任何疑問、難題或進一步了解,請洽本堂傳道同工,電話2777-1646
分機:程世光12,王寓文16,錢國強18,徐瑩光15,金珍麗17,邱玲玲24。
歡迎將您的靈修心得投稿週刊。




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

來源網址:
http://www.nkec.org.tw/group/html/modules/sections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d=1136